未名网 发表于 2015-10-30
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尽管中学生对科技工作没有直接体验,但学校与家庭都会有意无意地给他们灌输许多关于科技、科技工作者以及科技所涉及的职业、工作环境的信息。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构建出了关于科学家和科学技术的图景。这些图景就是学生所认识到的科学技术形象。
1957年,美国的玛格丽特·米德和罗达·麦特洛两人用开放式的问卷让高中生描述他们脑海中科学从业人员的形象。
学生是这样描述的:
“科学家就是穿着白色的外套工作在实验室的人。他们通常都是带着眼镜的中年人或者老人,应该还留着胡子。身边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仪器:测试管、本生灯(实验室用的一种煤气灯)、长颈瓶、锥形瓶……通过他们的工作,人们会有新的、更好的产品。他们必须保守存在危险的秘密,他们的工作也是危险的……很多时候,他们都在看书,获取知识……”
在这段简单直白、及富画面感的描述中,穿白色外套、戴着眼镜、留着胡子、博学好学的中老年人是中学生构建的科学工作者(科学家)形象;摆满各种实验设备,配有各种实验用灯的实验室,是他们构建的科学工作环境图景;科学工作的创新创造性、危险性、严密性是他们认识的科学工作特性。这些都是中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构建的科学技术形象。
1983年,大卫·维德·钱伯设计了著名的“Draw a Scientist Test”(DAST),即通过画图的方式来测试学生对科学家的理解。随后,国外学者开展了不少关于科学家形象的研究。在学生的描绘中科学家的形象大都是:中老年人,经常留着大胡子,秃顶的或者只有很少的头发,戴着眼镜,穿着白色的实验服,并且正在用化学物质做着危险的实验。绝大多数人认为科学家是男性。
2011年,笔者采用问卷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结果发现,不少学生认为科学家具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怪异发型、眼镜、不修边幅,穿实验室制服,从事室内工作等。多数学生认为,科学家大多是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62.3%的学生认为他的周围没有任何人可以被称为“科学家”。这一结果和国外中学生的科学家形象具有相似性。
中学生对科学家印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科学事业认同感的强弱,会对学生将来是否选择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及相关职业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台湾学者余晓清教授的研究表明: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从事科学的职业意愿。许多学生(特别是女生)对从事科学事业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逐渐变小的。现在的中学生就是未来的劳动者,因而,中学生的科学技术形象事关科学技术事业接班人的培养,事关科学技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科学技术事业的未来景象。
中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获得的科学家形象和科学技术形象比他们所学的科学知识更加牢固。可以将中学生分为两类:一类在中学毕业以后,继续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并以科学技术为职业;另一类则是中学毕业以后不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中学阶段则成为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相关知识的最后机会。对于前者来说,科学家和科学技术形象影响到他的职业选择;对于后者而言,当他步入社会以后,他在中学时期形成的科学家和科学技术形象,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他作为普通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在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前者是基本保障,后者则是必要的社会文化氛围。
然而,2014年,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何光喜等人的研究表明:流行文化中塑造的关于科学家“书呆子”式的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公众头脑中,其刻板化程度明显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中学生对科学家消极印象的形成,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实际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接触,难以了解科技人员及其工作环境。特别是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城市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差异性尤其显著。目前,只有少数大城市的少数中学生能有机会接触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人员,参观各类科研院所。因而,大部分学生往往是通过媒介(教科书、教师、影视作品等)的影响来构建科学技术形象。这样的形象,其真实性将大打折扣。
要减少“传声筒”对信息的损耗,要么优化“传声筒”让其尽量不失真,要么直接省去“传声筒”。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科技工作者的参与。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一向热心科普和科学教育的Leon M. Lederman在《社会中的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家与21世纪的科学教育》的论文。在此文中,他表达了对未来科学教育的设想:想拿理科博士学位的所有研究生,理工科的所有博士后,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职业生涯的头三年中,每周至少拿出3小时的时间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师一道工作。当教师与科技工作者直接接触时,他们心中的科学家和科学技术形象无疑会更加全面、真实。
总之,想要改善中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科技界不能坐视不管,需要与教育界携手努力。无论是改变教师对科学技术的刻板印象,还是在中小学开展各类科技活动,还是完善大众媒体所渲染的科学技术形象,科技界人士的积极参与都是这些措施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塑造中学生心目中真实的科学技术形象,是科技界和教育界共同的责任,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